“现在还只有苗。”天刚亮,刘民涛就起床,步行到200米外邻居的别墅门口。那里有他的6分(400平方米)土地,种着几百颗不同品种的番茄,加起来有100多个品种。
“我种的不是一般的番茄,最大的可以种出8斤多一个的番茄,最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小,红橙黄绿青蓝紫除了蓝色的,其他都有。口味和形状也不同,比如这种有100多年历史的‘牛排番茄’;还有外表和味道都像巧克力的‘巧克力番茄’。”刘民涛说。
“今天要给番茄地拔草。”每天早上上班前,他总要跑来看一眼番茄地,待个十几分钟,才会放心地去上班。
刘民涛形容自己是“城市里的农民”。上个月,哈尔滨气温回升,刘民涛把这些番茄苗,从家里的窗台上移栽到地里。2个多月后,他的园子里,就会长满五颜六色、形态各异的番茄。
童年的味道
刘民涛对番茄最初的印象,是童年夏天的味道。70年代末,中国人种的番茄都是“老品种”。
刘民涛的老家在黑龙江伊春市,那里离俄罗斯近,父亲托人从俄罗斯带回来几十种番茄种子。然后在家门口开垦了6分土地。
4月里,一把番茄种子撒下去,到了7月,整个院子就被番茄的清香包围,老远就能闻到。
每到夏天,刘民涛背着书包跑回家时,最先让他感觉“到家了”的,是闻到门口种的番茄。
小镇上卖水果的并不多,那时的番茄,是刘民涛家里的蔬菜,更是水果和零食。
让刘民涛印象最深的老品种番茄,是“贼不偷”,这是一种来源于俄罗斯的番茄,刘民涛喜欢生吃它。
“以前的菜园里,只要有果子成熟了,总会有人过来顺走几颗。但这种番茄成熟后果子也是绿色的,小偷路过时,以为没熟,就不会偷摘,所以叫‘贼不偷’。”
渴的时候从藤上摘一颗,掀起衣服下摆,使劲蹭两下,也不用洗,直接一口咬下去,酸甜的汁水瞬间爆满整个口腔。
还有一种名叫“奶油香蕉”的番茄,因外表是黄色,形状又酷似香蕉得名。这种番茄皮薄又软,咬起来还会“起沙”,令人回味无穷。
“以前的老品种番茄,成熟之后是软软的,皮薄汁水多,酸甜感十足。”
但这种皮薄的番茄,不耐颠簸,不能长途运输。到了80年代后,为了便于运输和保存,让番茄能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菜场和超市,种植方向变了。
一种叫“毛粉”的番茄成为了种植的主流。“毛粉”又红又圆,皮厚而且硬,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吃到的品种,咬一口,既没水分也没有酸味。”
长大后,父亲不再种番茄,市场上也不见“老番茄”的身影。刘民涛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。有时,他忍不住买回几颗“毛粉”,但总是咬一口就放下了。
番茄的胜利
据不完全统计,全世界有关第一个吃番茄的人的故事至少有500个不同的版本。番茄之所以能作为人类的一种食物,也得益于过去勇敢者的第一步试验。
相传,番茄的老家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,它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。因为番茄颜色鲜红,而红色代表“危险”。当地人便认为这是有毒的果子,称之为“狼桃”。
后来,西班牙的海盗把番茄带到了欧洲,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番茄只作为观赏物存在于花园里。
传说,直到18世纪,一个法国画家实在忍不住,太想知道它是什么味道。于是壮着胆子,冒着中毒的危险,吃下了一颗番茄。
番茄“无毒可食用”的新闻很快震惊了所有人,并传到了全世界。直到18世纪,番茄才正式登上餐桌。中国人到了清末,也将番茄作为蔬菜食用。
这是纪录片《番茄的胜利》里面展现的场景。4年前,刘民涛第一次看到这部纪录片,被里面熟悉又陌生的番茄深深吸引。“片子里面的很多品种,都是小时候家里种过的,已经20多年没见过了。”
刘民涛冒出了一个念头,他想种出老味道的番茄。但由于居住在哈尔滨城区,并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以让他大展身手。
恰巧那时,朋友住的别墅后面有六分土地,这位朋友又即将移民国外,刘民涛便去把地借了过来。
第一波,刘民涛撒下了50颗意大利的番茄种子。番茄抗旱,生命力强。在东北黑土地的养育下,几个月后,刘民涛的小菜园子,就结满了番茄果子。
神奇的番茄
在番茄的派系里,有一些古老的品种,它们是从几十年前,甚至几百年前流传下来的。这些老番茄的种子,被番茄爱好者称为“传家宝”。
2015年7月,刘民涛的菜园子里,结满了意大利“传家宝番茄”。这种番茄有100多年的历史。
因为外表有明显的沟壑,纹路就像是牛的肋排,横切开来,像是摆在盘子里的鲜红牛排。所以这种番茄也叫“牛排番茄”。
有了种植条件,刘民涛开始疯狂地寻找种子。他把小时候吃过的“贼不偷”、“奶油香蕉”全都找回来了,几年时间,刘民涛已经收集到了100多个不同品种的番茄。
他的菜园里,种着世界上最大的番茄品种。这是一种杂交品种,曾经一个美国人种出了8斤的番茄,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。
前年,刘民涛淘到这个种子,他满心欢喜地等着巨型番茄的诞生。“起初认为,果实就算没有8斤重,也得有个3—5斤。”结果因为工作太忙,疏忽了打理,最后只长出1斤多重的番茄。“但是也比普通的番茄重,我们平时吃的番茄一个在200g左右。”
刘民涛还淘到了世界上最小的番茄种子“黄醋栗”,结出的果实只有指甲盖大小。但也因为小,一颗黄醋栗植株上,能长出80多颗小番茄。这是刘民涛最喜欢的“零食”。
因为自己播种,刘民涛吃到了从前只在图片上见过的番茄,这些番茄都有着有趣的名字。
巧克力番茄
黄洋梨樱桃
牛心番茄
淘宝上的番茄爱好者
一颗番茄的植株上,最多能收成80颗番茄,加起来有几千粒种子。
每到番茄成熟期,刘民涛总会吃一半留一半,剩下的番茄让它们继续生长。等到9月份,果实熟透了,就是取种子的时候了。
取番茄种子是有技巧的。摘下十分熟的番茄,首先用勺子挖下番茄中心含种子的部分;然后将种子密封在玻璃瓶里,任其自然发酵,种子上包裹的粘膜就会与种子分离开来。两天后,洗掉粘膜,晒干种子,就可以存起来,等来年继续播种。
2015年,刘民涛将第一批种子保存妥当后,捡起了自己曾经搁置的淘宝店,将不同品种的番茄种子全都上架。
他将店名改成了“番茄的胜利”,这几年,店里始终只卖番茄种子。
通过淘宝,刘民涛才知道,原来全国有那么多像他一样怀念老味道的人。“有不少买家在小时候吃过老品种番茄,于是来到淘宝上寻找‘童年的味道’,找我买种子。”
2016年,刘民涛认识了一位重庆的番茄爱好者。在刘民涛店里买了种子后,这位买家特地从城区开车到山上包了一块地。种下了20多个品种的番茄,每周开车上山除草、浇水。
“这是他第一次种番茄,说是吃腻了市场上发硬的激素番茄。”刘民涛远程指导这位买家如何撒种子,如何掐尖,什么时候该给植株绑上竹竿……
对于刘民涛而言,这样的过程,让他获得的成就感,远比看到销量蹭蹭上涨要多。后来,每年取种子的时候,他都会给这位买家免费寄去几十粒种子,彼此交流种植经验。
去年,有位南方的70后买家在旺旺上找到刘民涛,问有没有“贼不偷”番茄种子。“这是第一个主动询问‘贼不偷’的人。”
细聊后才知道,“贼不偷”也是这位买家小时候的记忆。他想在2019年高考前,亲手种出“贼不偷”,让儿子上考场前,能吃到自己童年的番茄,“可能是想让番茄传承关于高考的祝福吧。”
一粒种子卖1—3元钱,买10粒以上就包邮。刘民涛很清楚,自己挣不了多少钱。去年,刘民涛的淘宝店总销售额只有3000元,但他乐在其中。因为通过他的淘宝店,100多种老番茄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,无数的番茄爱好者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。